最近我家附近开了好几个新超市,市场景象一片生机活力 ~ 一进超市,就抵挡不住玲琅满目食品的诱惑,而且新店开业价格实在是美丽。
咽咽口水,还是选写着健康、有机、高蛋白、无糖、纯天然之类的食品更心安理得一些 ~
但是,那些看似非常合情又有道理的食品标签真的有用吗?
打着 " 健康 " 标签的食品不一定健康!
比如说:某薯片上写着 " 天然 " 是不是正合你意?某果汁写着 " 未添加糖分 ",是不是一下子看起来很健康?
然而,当你吃着薯片,百度,喝着果汁时候,肚子也起来了,健康也受影响了……
说到这里,你是不是 " 叮 " 地一下,明白了些什么!没错,市面上太多的食品标签都打着这样的擦边球,看似有道理,其实却是无意义的营销引导 ~
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介绍,市面上常见的五种误导人的食品标签。
这五种 " 健康 " 标签,并没什么卵用!
天然:你愿意就添加,法律管不着,大 / 麻、烟草可都是纯天然!
我们都认为,天然的食物就是更好的食物。我们也常说,食物的处理流程越少,那么食物就相对更健康。
但首先,食品标签上的 " 天然 " 两个字,根本就是废话。无论是我国政府,还是美国 FDA(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),都明确表示过,他们没有办法对 " 天然 " 下定义。
也就是说,食品标签上的 " 天然 ",你愿意加就加咯。任何食物,广义上来说,都是天然的,油是天然作物提取的,果葡糖浆是天然玉米发酵的,甚至反式脂肪酸,虽然叫做 " 人工合成脂肪 ",但实际上,也是 " 天然 " 植物油氢化得来的。
趣闻(发家之道?):
就在 2021 年 11 月 26 日,夏威夷法庭接受一起诉讼,指控嘉吉公司甜味剂产品 Truvai 的 " 天然 " 二字误导了消费者。最后,双方达成和解,嘉吉公司赔偿 610 万美元。
实际上,嘉吉公司的代糖食品主要含有两种成分:甜菊提取物,赤藓糖醇(风口浪尖,哪天说说,我建议是先少吃,属于代糖里摄入量比较大的)。
其中,甜菊提取物是从甜叶菊中提取出来的,赤藓糖醇则是利用酵母发酵得来的。如果按我们通常的想法来说,这应该可以算是 " 天然 " 的食品。
无糖、低糖 / 无脂肪、低脂肪:不看你没什么,只看你有什么
有人说啦,无糖、低糖 / 无脂肪、低脂肪,这些可都是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的,我们应该可以参考着吃了吧。
确实,无糖等标签是有一定借鉴价值的,然而,目前市面上 80% 标着 " 无糖、低糖 / 无脂肪、低脂肪 " 的食物,都给你埋着雷。
还有无糖食品,这个记得人民日报都报道过,无糖食品为了改善口感,自称无糖的往往含有大量的脂肪 ~也绝对不能说是 " 健康 "。
所以对于某种食物来讲,健康与否,不在于它没什么,而在于它有什么。你就算没糖,高脂肪也不成,没脂肪,高糖也不健康。
无糖、脱脂这类标签,只有对糖尿病、胆囊等特定病人,或者牛奶这种限定地很死的食物类型,才有比较好的借鉴意义。